第七百八十二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任何人,任何势力,在前期付出的越大,越是表现得不在乎,那么对方或许谋求的东西就越大,越难以接受。
当初的巫神教主动来和大明神朝合作,付出的代价可是不可谓不大,且不说他们为了得到裴玄景认可付出的那些,也不算巫十九突破灵境九重至强者境界的帮助,就单单说给大明神朝和朱厚熜的付出可就是极为不菲。
他们将巫神教珍藏的上古人族共主的修行法门,神通术法,修行心得手札赠予朱厚熜,那修行的资源,特别是人道至宝顶级神兵轩辕神剑,这哪一个不是难以计算的东西。
除了给这位大明神朝之主的赠予之外,整个大明神朝的满朝阁老部堂,文武勋贵,宗室子弟也都在合作的这些年中得到了巫神教的许多资助,拿到了巫神教的许多功法资源。
还有在那大明神朝设立的士卒军官,他们的培养,也得到了巫神教的培养,特别是巫神教拿出来关于上古时代培养战兵的方法让大明神朝的实力大增。
可以说这方方面面,在这数十近百载的时间,巫神教对大明神朝的资助特别大,然后也让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意味着巫神教对大明神朝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特别是对方还有着强大的力量作为保证的时候,大明神朝上上下下都不可能是吃干抹净,翻脸不认人和巫神教翻脸不认账。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大明神朝中可是有着不少人对巫神教有很大的好感的,真的双方翻脸,真的会有不少‘聪明人’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
“恢复巫祀一脉的主祭地位,这看起来不算什么,只要神朝之主下一道神旨就可以。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朕真的下旨,那么必然引起轩然风波。”朱厚熜面色平静的说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祭祀就代表着礼法,而在巫神教退出的这么多年中,执掌礼法的是儒门,他们已经壮大到与王朝同在,甚至王朝覆灭儒门儒门依然存在。
大明神朝纵然是朱厚熜至高无上,执掌金书玉册的他有着敕封群臣的权柄,可是大明神朝的运转却绝对不是他一个人可以运转的,没有了群臣的支持,这大明神朝根本无法运转,双方是互相依附的存在。
现如今巫神教主提出这个要求,那对于朱厚熜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执掌礼法的儒门而言可就犯了大忌讳,他们的权柄就遭到了侵蚀和削弱,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祭祀礼法这看起来是不算什么,但是这礼法代表着正统,代表着解释权话语权,儒门是绝对不会放弃这重要的权利的。
要知道当初的巫神教退隐,除了那些神朝之主的忌惮和排斥之外,更是因为儒门的出现,他们在和巫祀一脉争夺权柄话语权,依靠着神朝之主的支持才将巫祀一脉击败,逼迫巫神教不得不退隐。
虽然朱厚熜未曾经历见识过当初双方的斗争,但是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不是小的争斗,他可不希望将这一切再次重演,特别是以他大明神朝为战场。
不过如果不答应的话,巫神教这里可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巫神教投入如此多的代价,意味着他们有着足够的谋划和算计,那么现在最开始的要求被拒绝,巫神教必然发怒。
大明神朝可是没有办法面对巫神教的怒火,那多位至强者出手朱厚熜就无法抵挡,裴师是否出手不说,自己身旁的这位巫先生虽然关系密切,但是归根结底出身巫神教,还在巫神教的帮助下晋升至强者,那么到时候立场如何就耐人寻味了,对方能够中立甚至都算好的了。
“陛下是否过于将这件事看的太重了?”巫十九笑着说道。
他不知道朱厚熜心中如何想自己,不过就算知道也会承认,毕竟他现在不属于巫神教,但是双方的关系还是没办法彻底剥离,特别是他知晓当初巫神教对于自己的叛离的留手,还有帮助自己晋升至强者情况下,如果双方翻脸,他很有可能是中立。
不过巫十九虽然知道将巫祀一脉重新恢复主祭的地位不简单,但是却也并非是如同对方想的那般困难。
“先生可是有什么妙策?”朱厚熜看着自信满满的巫十九,请教道。
巫十九悠悠道:“这些年来得到神教资源培养的人可不是陛下一人,所以这神教即便是提出了问题和要求,那么自然也不能是让陛下一人来承担,不妨将这件事情开诚布公的放在朝堂之上,且看着衮衮诸公如何应对。”
有些问题,有些事情,如果让一个人来承担的话的确是很严重了,锅太大的情况下,一个人是无法扛的。
可是一个人无法扛的情况下,那就要找人,找更多的人来一起分担,这样才是最佳的办法。
“先生大才,倒是朕迷糊了。”朱厚熜顿时反应过来。
这巫神教当初拿出来的好处又不是朱厚熜一个人得到了,而是这大明神朝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分到了,诚然是朱厚熜得到了最多,但是他是皇帝,可以耍无赖,所以遇到了问题就不需要是他朱厚熜一个人承担,那些人也需要来一起扛。
要知道他大明神朝虽然晋升神朝,但是许多规定还是按照以前延续,这内阁处理了许多的事务,那么现在碰到这样的事情,放到内阁就是理所应当,没有丝毫问题。
所以,那不需要自己这里焦虑,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全部放在朝堂上,且看看那些部堂阁老,文臣勋贵如何看待,要知道比起自己来说,他们其中许多人的身份更尴尬,特别是那些儒门弟子还得了巫神教好处的人会怎么做。
在这般的情况下,朱厚熜完全可以将自己抽身出来暂时身居局外,可以给这件事情多上一层保险,使得双方的冲突不会那么直接,有缓和的机会。
巫神教欲重掌祭祀之权,向大明神朝皇帝请求恢复巫祀一脉主祭的地位。
这个消息不过转瞬之间就在整个大明神朝,乃至整个大明世界,甚至天荒界都流转开来,当某一日的大明神朝朝会之上,朱厚熜将这个话题抛出来之后。
这天下间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且这一次的朱厚熜还故意没有隐瞒,他直接在朝堂上挑开这件事情,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可以阻拦隐瞒的可能。
哗!顷刻间群情沸腾。
不说天荒界,大明世界的各方势力怎么看,单单是这大明神朝内部,或者说当日在朝堂之上的诸多官员,部堂阁老,文臣武勋,宗室王公都是反应不一,各自有各自的态度。
可是不管如何,这个事情毫无疑问是给原本平静无波的朝堂之上丢下一块巨石,顿时掀起滔天巨浪。
这无数载的发展,儒门已经壮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哪怕是神朝晋升之后,这些人身受敕封走上神道,但是他们却依然认为自己是儒门之人,尊礼法。
正如朱厚熜和巫十九所预料的一般,当这件事情提出之后,无数的官员反对,特别是那些科举出身的文臣,他们认为这是巫神教在侵蚀自身的权利,他们向朱厚熜歇斯底里的陈诉利害,说这事有危害大明神朝,是巫神教狼子野心,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在最初得到巫神教大肆培养的时候,极力鼓吹巫神教对于大明神朝的帮助和作用。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自然转变了态度,不复往昔。
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年巫神教的投资可并非全部没有作用,这朝堂之上除了那些出身儒门,自认为儒门弟子的文臣之外,还有着许多的武勋,他们可没有这么多的顾忌。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的认知,对于他们来说不需要在乎儒门怎么想,也不在乎什么狗屁的礼法解释权,他们只需要让自身强大,然后帮助大明神朝强大起来以应对更多的事情。
所以,既然巫神教的存在对于他们有益,可以帮助他们变强,这些人自然不会拒绝,甚至这些年来文武分抗,他们这些武勋和文臣之间自然有许多的矛盾,现在眼见这些人吃瘪,还可以借此机会还巫神教的人情,那么这些武勋可是乐意之至。
而对于那些宗室王公来说,也是类似的想法,要知道身为宗室他们平日也免不了受这些文臣的攻讦指责,现在既然有机会还过去,自然不会错过。
于是,朝堂之上一时间原本应该声势浩大的儒门竟然一时间成了劣势,这简直无法想象。当然,一时间的劣势根本不影响大局,虽然说不能够让他们当场将这件事情否决,但是却也凭借足够的力量,暂且将这件事情从朝堂搁置。
不过在朝堂搁置,却不是意味着真的搁置,反而是这件事情不断地发酵酝酿,引来越来越大的风暴。
要知道儒门的不仅仅是在大明神朝,在天荒界的一些古国之中也有分支存在,虽然这些分支的力量不是强大,但是却也无疑让许多人有了一个借口,一个借机插手大明神朝事情的机会。
真的是多事之秋,原本自从这两界合并计划开始推动以后,天地间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就应该是这个计划,应当是无数的修士心心念念密切关注着这件事情的每一步推动。
但是这些年来,天地间的大事接连不断的出现吸引着各方势力无数修士的目光,让这两界合并几乎的事情倒是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似得。
“阁老,此事该如何行事。”兵部尚书王琼的府邸中,有官员对着王琼问道。
作为兵部尚书的王琼当初也是从科举一路晋升而来,他的身后的无数支持者也都是儒门的出身。
对于他们这般位高权重者而言,儒门其实不能够约束他们,反而是儒门的力量为他们所用,在许多的时候有这儒门的注释权在手,他们的许多行为和举动自然就有了理所当然的正义性。
可以说现在巫神教的这个要求,想要让巫祀一脉重新执掌主祭地位,那就是想要从他们的手中夺取权力,削弱他们的力量,这是他们所不能够容忍的。
不过人老成精的王琼自然不会轻易的做出决定,因为这些年来他的顺利修行也得到了巫神教的不少支持,如此直接翻脸对于这般大人物来说,会坏了名声,而且双方实力悬殊,所以如果非同必要,他也不会选择撕破脸。
他将目光看向顾籍:“看你如此自信,想必已经胸有成竹了吧!”
顾籍脸上露出微笑:“我等忌惮巫神教的力量,是因为有着至强者的存在和威胁,但是却不代表我们真的没有抗衡的办法。”
他环顾左右道:“在顾某看来,有一人足以站出来和巫神教分庭抗礼。”
“哦?”
“何人?”
“巫神教有至强者数位,难道我儒门中还有至强者存在不成?”
“如今神朝之内局势纷乱,若是再引入另一方势力,恐怕会更加麻烦。”
“...”
众人各自议论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忌惮。
王琼微微皱眉,示意他们安静,然后眼神微眯说道:“你是准备让王伯安回天都吗?”
顾籍的这番话,王琼自然就知道了对方说的是谁,毕竟就这些年来儒门中真正的大贤也就是王伯安了,对方当初在神霄论道大会出手引得天下震惊,这些年过去不知道实力已经精深到何等的地步。
“不错,这个时候王兄回天都,不但可以成为我等对抗巫神教的助力,更是让伯安兄的心学发扬光大的机会。”顾籍正色说道。
王伯安的心学独树一帜,在加上他的实力高深,这些年的弟子众多几乎成为儒门显学之一,但是这般的情况却也受到儒门内部一些大佬的暗中遏制,毕竟谁都不愿意让出利益,这才让王伯安久居关外,无法回天都。